油品检测单位,扫描电镜断口形貌分析
红外光谱(infraredspectroscopy,IR),属于分子振动-转动光谱,是分子吸收红外光时,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发生跃迁而产生的分子吸收光谱。其光谱仪通过记录红外光的透射率与其波长或波数的关系曲线,得到红外光谱图,再对其图谱进行解析便可获取分子结构的信息。红外光谱具有特征性强、适用范围广、分析速度快、样品用量少、不破坏样品和易实现在线分析等特点,可广泛应用于化合物的定性鉴定和结构分析,也可用于定量分析等。[2][3]
研究历史
1666年,英国物理学家牛顿(Newton)用六棱镜将太阳白光分解为七色色带,他导入“光谱”一词描述此现象。[4]
1800年4月,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科学家的威廉·赫歇尔(W.Herschel)用温度计测量经棱镜分光后的光线温度,发表太阳光在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还有一种不可见的延伸光谱,具有热效应。他断定有红外线存在。[4]
1881年,英国天文学家阿布尼(Abney)和费斯廷(Festing)将红外线用于研究分子结构,利用Hilger 光谱仪拍下46个有机液体的红外吸收光谱。1887年,实验室成功产生了红外线。[4]
1889年,瑞典科学家Angstrom证实不同的气体分子具有不同的红外光谱图。[4]